市县动态

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推动罗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

  • 时间:2013-05-22

  • 浏览:355

  • 来源:德阳市供销社办公室

  • 作者:罗江县供销社

  • 字号:
  • 打印

  • 分享:

  近年来,罗江县不断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,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,实现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方面,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。
  发展势头迅猛,发展成效明显。截止今年5月初,全县经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95家,入社农户14991户,社员员出资总额1.25亿元,带动农户3.8万户。组建专合社已由当初的供销社引导、主导变为了农民的自发、自觉行为。目前,全县共创1个国家级示范社和1个全国环保绿色养殖示范社,16个省级示范社和20个市级示范社。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17个农产品商标。其中:“略坪牌”蔬菜已出口远销韩国,“调元牌”贵妃枣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,“调元牌”绿宝石梨和“调元牌”贵妃枣基地获全国良好农业规范(GAP)一级认证,天星兔产品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“无公害农产品证书”,建峰养鸡专合社“七彩山鸡蛋”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“有机转换产品认证”。另外,还有9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获认证。目前,罗江县有60%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经营、规范化管理;示范社主要生产资料统一购买率达到60%以上,产品统一销售率达到60%以上,专合社参与“农超对接”、“农企对接”的达到30%以上;社员收入比当地未入社农户高20%以上。
  扶持力度加大,服务合力增强。一是供销社始终坚持对专合社的成立和发展开展“保姆式”服务,不仅全程帮助组织社员会、拟定章程、代办工商登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代码证,还全程代办商标注册、农产品认证等所有手续,让专合社在“摇篮”中专心成长。二是组织技术专家有计划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实用技术培训、非农技能培训和经纪人培训,近三年,共举办各类培训十余次,培训专合社理事长、农产品经纪人5000人次。三是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涉农项目资金472万元,涉及国家、省、县财政扶持项目、农综建设项目、新农村建设项目、集配中心项目等,并进行整合,统筹安排,以便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。
 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,构建互动合作机制。一是我社主动与信用社、邮储银行等金融部门协调,把合作社作为信贷支农重点,联合出台了《罗江县农村专业合作社信贷支持管理办法》,明确了贷款贴息补贴资金来源,促成金融部门与专合社进行对接,签署了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合作协议》和《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合作协议》。除了广泛开展传统的联保、抵押、个人信用贷款等业务外,县级信用社首创对专合社评定信用等级,建立信息档案,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专合社予以授信,在专合社取得贷款主体资格方面取得了突破。二是正在与金融部门合作,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,由专合社入股,按入股额度的300%予以贷款支持。
  联合运作专合社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专合社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应对市场,联合社把弱小的专合社组织起来闯荡市场。通过股份、产权、技术、资源等多种形式把专合社联合起来是今后发展的大趋势。一是我社与工商部门主动对接,争取出台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管理办法》,为联合社的登记注册扫清了政策障碍。二是多形式联合,打造“整编舰队”。我社正着力引导6个蔬菜专合社通过盐渍蔬菜加工和销售进行联合;引导4个畜禽养殖专合社通过省级“集配中心”项目,统一开展产品的储运、包装和销售进行联合;引导3个水稻制种等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合作和服务进行联合;引导12个生猪养殖专合社通过理事长牵头入股进行联合。三是在联合的同时,致力于营销资源、产品品牌、质量监测、包装配送“四大整合”,探索完善经营管理机制,解决好内部竞争,增大市场话语权,降低营销成本,提升市场形象和份额,实现效益最大化。
  入股专合社,打造新的基层社。坚持遵循市场法则和规律,积极探索供销社入股专合社或与专合社共同组建农业产业有限公司。在已入股1个省级专业示范社的基础上,我社计划再选择1-2个市场产业基础扎实、前景好的专合社,开展投资入股10-30万的试点工作,明晰产权股权,规范财务制度,完善管理机制,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,进行经营活动。如果投资效益良好,以投资回报进行滚动发展,再在其他专合社选择性地推广投资入股模式,逐步将现有的专合社办成供销社新的基层组织和基层网络。真正让供销社在农业产业化发展、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过程中,有所作为,生根发芽,重新成长壮大。